九院让医学创新成果不再“沉睡”

最新信息

九院让医学创新成果不再“沉睡”
2024-01-12 06:07:00
■以往的创新模式,大多是科研、论文再到科研的“小循环”。现在,我们要把科研和论文变成产品,让“大循环”最终服务患者
  ■作为九院知识产权、成果转化管理的专门机构,一些“新鲜”的角色聚集一堂:专利代理人、技术经纪人、律师、经济师……他们的共同职责,便是帮助医务、科研人员做好专利保护和技术转移
  在办公室打开电脑摄像头,一张可爱的圆脸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吴皓的屏幕上。内蒙古女孩薇薇热情地挥着手,“您能看见我吗?”

  2019年,患有重度听力障碍的薇薇接受了听觉脑干植入手术。将这个内蒙古姑娘从无声世界“解救”出来的同时,吴皓心中燃起了新的一团火:要打破无国产听觉脑干产品的困境。那一年,在上海医疗机构中率先推出的《九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》迎来了精心修订的第二版。两年后,厚实的土壤结出硕果:吴皓团队牵头研发的我国首款听觉脑干植入装置WH-01A(SD)型问世,并成功完成成果转化签约。
  从医疗专家到科学家再到发明家,手握专利在九院医生中似乎并不再是稀罕事:仅2020年至2022年间,九院共签约80个成果转化项目,协议金额高达4.7亿元,2022年,更成为唯一获得第四届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殊荣的医疗机构。日前,九院“让专利走向市场,构建公立医院成果转化全流程管理体系”项目入选第六届“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”。
  长期被诟病只停留于上游研究,无法进入下游产业的医学科研创新,在九院是如何避免“沉睡”的?
  变“小循环”为“大循环”
  近年来,各大医院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愈发积极。但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8%,低于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20%,更远低于美国和日本接近70%的同领域比率。
  低在何处?吴皓直言,“医学成果转化面临的瓶颈很多,包括研究缺乏‘有始有终’的设计,政、产、学、研、金、服、用的闭环缺乏有效协作,跨界的多栖专业化人才缺乏培养和招募机制”。
  打通转化之路,需一一击破桎梏,首先是针对项目质量的提升。不少专家曾提到,医院目前大多开展的“小发明”多、“大突破”少,走到转化阶段时,往往难以成为企业的首选。正因此,九院注重培育高价值专利,紧扣“医工交叉”,先后落地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、全链条设计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中心、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院、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等。2019年初,戴尅戎院士团队“定制式增材制造膝关节矫形器”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。这是自上海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以来,首个由科研型企业申请到的医工结合类医疗器械注册证;2020年初,在《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(试行)》正式实行的首个工作日,九院又取得了“个性化骨盆假体(定制)”定制式医疗器械备案许可证。
  “酒香”了,如何走出“巷子”?吴皓说,一是要找对方向,二是要有引路人。“以往的创新模式,大多是科研、论文再到科研的‘小循环’。现在,我们要把科研和论文都变成产品,让‘大循环’最终服务患者。”近年来,九院副院长、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研发干细胞介导皮肤再生新技术,并突破人体脂肪组织作为修复材料的难点,九院最终独家转让其团队的一项干细胞技术,曾创下院内医生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的纪录。“医生更擅长拿的是手术刀,让‘小循环’成为‘大循环’,还得依靠专业团队。”他颇为感慨,“九院的许多扶持政策是未雨绸缪的。早在2011年,医院就设立了成果转化办公室,我们提出需求和期待,最终见证一个个‘点石成金’的奇迹。” 下转 5版(上接第1版)
  让工程师站到手术台旁
  与成果转化办公室打过交道的医生都说,它“不像行政部门,更像服务平台”。作为九院知识产权、成果转化管理的专门机构,一些“新鲜”的角色聚集一堂:专利代理人、技术经纪人、律师、经济师……他们的共同职责,便是帮助医务、科研人员做好专利保护和技术转移。
  繁重的临床、科研工作让医生无法常常“跑”来转化办。为此,转化办主动伸出枝条,在全院多个学科培养知识产权工作者。他们作为兼职知识产权联络员,不仅进一步壮大了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服务网络,也规范了各学科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医疗科技成果使用、处置和收益管理。
  骨关节炎患者数量在我国高达1.2亿,需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者逾500万,但进口产品不仅成本昂贵,也无法后续进行调试,国内医院需要一台能保证医疗质量、价格更实惠、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。如月老一般,九院转化办始终积极为骨科主任医师李慧武这样的医生寻觅、匹配着最合适的拍档。在咖啡馆,医生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谈需求;在手术台,工程师揣摩手术医生每一次动作的核心,最终形成图纸零件;在会议室,大家一同“磕”细节,力求避免任何与现有专利产品撞车的可能。最终,高达97%的国产化部件构成了关节手术机器人“鸿鹄”。“飞得又高又远”,是九院和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团队赋予它的寓意,如今,来自中国上海的“鸿鹄”真的飞出国门,成为唯一获中国、美国、欧盟、巴西、澳大利亚注册认证的国产手术机器人,并在美国也形成销售,打开了广阔的产业化升级空间。
  以高价值专利为核心,向前覆盖专利挖掘与布局,向后延伸到转移转化,转化办做着“筑梦”的工作,全过程推动、加快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,最终保障医疗机构、成果发明人和企业三方的合作利益。迄今,各企业与九院合作的转化项目已取得20张医疗产品注册证,意味着已有20个产品造福广大病患,真正实现了医疗“专利”变病患“福利”的医学创新研究目标。
  破题“医疗公益性风险”
  2022年11月,市科委、市卫健委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《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(试行)》,首次以文件形式避免了医疗机构转化在“灰色地带”游走,明确了成果处置路径:一般情况下,医疗机构可自主决定采用转让、许可或作价投资;医疗机构应当通过协议定价、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、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;结合医疗机构实际,细化净收入计算方式,保障单位权益。
  “此前,我国少有医生允许持股案例,医疗机构也鲜有设立专利转化公司,转化利益背后如何保证公益性缺少定论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化进程。”吴皓介绍,院内所有项目均由转化办统一整合、落地,避免出现一旦后期实际市值高,可能触发的财务乃至医疗公益性等风险,清晰明确价值与成本,真正激发转化活力。
  九院在2017年出台的《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(试行)》中提出,成果转化收入的主要部分奖励都属于项目团队或个人所有,扣除医院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投入资金后,约80%给予团队。
  数十项制度文件、近百项表单,如今已成为九院把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“方向盘”的有力抓手。“创新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法宝,但发展的成果,最终要落实到解决临床复杂疑难疾病和患者就医的问题上。”九院党委书记马延斌说,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下,九院将知识产权运营规范体系建设继续写入“十四五”规划,加速步伐,最终实现更多成果转化走通最后一公里。
(文章来源:解放日报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九院让医学创新成果不再“沉睡”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